东莞自力包装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大博士朱怀江:鞋服业收购洋品牌初显“放放风”

编辑:东莞自力包装有限公司  时间:2018/06/26
后危机时代,重新洗牌的市场给渴望急速成长的中国本土鞋服品牌提供了跃跃欲试的空间,一些富具“野心”的中国鞋服企业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收购狂潮:温州诚隆公司收购皮尔卡丹的鞋等四类品种在中国的商标权,奥康集团收购万利威德的大中华区商标及专利等所有权,雅戈尔并购香港新马集团,李宁收购LOTTO品牌在中国地区20年品牌代理权,达芙妮收购了FullPearl……对此,北大博士朱怀江近日称,鞋服业收购洋品牌初显“放放风”,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羊群效应”彰显了“跟风”现象

针对一些不知名的鞋服企业“跃”入了收购洋品牌阵营的事实,朱怀江认为这显然是“羊群效应”的结果。“羊群效应”也为“从众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朱怀江称,鞋服业竞争激烈,一向是硝烟弥漫、战火连天,无暇自创高端品牌,寻找“洋”品牌能撑脸面,也容易出现“羊群效应”。早些时候,安踏已斥资数亿元,将意大利品牌Fila中国商标权及运营业务纳入囊中。九牧王、特步等泉州多家鞋服企业不约而同地随之做出调整,都表示要“烧钱”到海外收购名牌。“羊群效应”不仅昭示了中国鞋服业图谋鞋服高端市场的愿望,也彰显了鞋服业的“跟风”现象。是不是“吃下”洋品牌就能“消化”?就能走向高端?值得我们思考。收购洋品牌仅仅是收购了一种资源,如果不能把资源转化成资本或资金,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洋品牌文化不是能收购来的

收购洋品牌“羊群效应”,会不会一“收”就灵呢?温州杰杰服饰公司副总经理何炎灿称,收购洋品牌只是有了一个新起点,仅仅靠炒作和“拿来主义”是没有用的,真正实现海外品牌本土化,需要阵痛和裂变,因为洋品牌的文化是很难收购来的。